利用石珊瑚無性生殖之特性,
以「剪取珊瑚分枝」方式培育珊瑚幼株。
首先會在種苗場陸上生態池營造石珊瑚生長之環境,再以三角移植磚方式進行海域植栽。並搭配珊瑚礁相關物種的放流復育,如:硨磲貝、鐘螺、燕魚等物種,加強珊瑚復育區之生態強度與韌性。
首先先把水泥混合沙石、水進行攪拌,同時將三角模具上油準備,灌漿完畢後將磚體分二階段脫模。
將採集回來較大形狀的石珊瑚剪株,並利用澎湖?石古石做為基座,每小株珊瑚苗都會先在陸上生態池成長後,再移至海中。
三角移植磚置入海裡定位,由潛水人員將珊瑚株苗分別放入預留孔洞中,並同需定期巡視及清潔覆蓋的藻類。
人工珊瑚復育區進而結合海洋生態旅遊,自投入復育以來,在地水域活動業者家數從4家成長將近4倍至15家,水域遊憩人數自2萬人成長4倍至8萬人以上,在海洋花園,有南方四島及七美、望安才可以見到的紫色薰衣草森林,也有全年永不凋謝的粉嫩櫻花林,讓許多國內外旅客慕名而來。
本場更與在地業者結盟,除透過潛水課程強化海洋生態教育、每年辦理珊瑚復育系列保育推廣活動,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多個颱風侵襲過後,除復育區成功抗浪以外,少部分因海廢、魚網纏繞受影響的珊瑚皆由業者自發性發起淨灘淨海維護,並協助撿拾珊瑚斷肢迅速送回種苗場進行後續處置,平日也感謝這些業者自主維護該片海域及回報狀況,並記錄到許多珍貴的生態畫面。
( 植栽3年的紫色中間軸孔珊瑚產卵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