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氣候變遷及人為干擾的影響,使得原本生長茂盛之珊瑚礁受到嚴重之破壞,而珊瑚礁棲地的健康與否,大大影響沿近海漁業資源及觀光資源。
為能重建珊瑚礁棲地,澎湖縣政府從2016年起,積極開始進行海域珊瑚復育計畫,近年來鎖港杭灣海域復育有成,珊瑚復育區不僅提供更多的海洋生物棲息場所,也創造許多經濟效益,並結合社區及在地業者逐步自主管理,達到人與海的結合,可使漁業資源及生物多樣性得以恢復並讓海洋生態得以永續經營。
OUR OCEAN, OUR FUTURE.
NO WATER, NO LIFE. NO BLUE, NO GREEN.
珊瑚復育大事紀
" 我們的20週年 "
- 2004 -
嘗試利用石珊瑚無性生殖之特性,於陸上生態池營造石珊瑚生長之環境,進行珊瑚礁人工繁殖試驗,成功培育數種石珊瑚。
- 2008 -
擇定適當地點進行海域植栽試驗,並進行磚體材質、形狀、抗浪功能等研究測試。
- 2013 -
「種苗生產暨海洋生態教育大樓」落成啟用,開放各級機關學校、各式團體及一般大眾參訪及進行珊瑚植栽體驗(種珊瑚)。
- 2016 -
於風櫃海域打造一處人工珊瑚植栽區有成,並接受財團法人蔡衍明愛心基金會捐款,辦理海洋花園植栽計畫,推動珊瑚復育與生態觀光。
- 2017 -
2017年6月8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現農業部)委託辦理「2017世界海洋日-海洋棲地復育活動」,由時任副總統陳建仁先生出席見證「海中造林」成果。
於珊瑚復育區辦理硨磲貝、海膽及鐘螺等種苗復育工作。
結合珊瑚礁復育於鎖港杭灣設置海底郵筒。
- 2018 -
為建構「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構之永續社區,率先與鎖港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共同復育杭灣海域珊瑚礁及協助社區發展生態旅遊,
該海域目前已成為澎湖本島重要的浮潛聖地。
進行特殊顏色珊瑚培育試驗。
- 2020-
為推廣海洋保育觀念,推行友善海洋潛店,成立珊瑚花藝師聯盟,於潛水課程及水域活動遊程內加入珊瑚復育宣導,由業者自主回報珊瑚復育區海域狀況,自發性維護海洋環境,並觸及更多大眾,以達到正向穩定交流,創造多贏局面。
辦理「珊瑚棲地保育系列推廣活動」,活動包含海洋花園珊瑚植栽體驗、室內靜態講座、分享會、手作體驗、菊島海漾水下攝影比賽、環保市集及海洋音樂會等內容。
取得「戶外珊瑚培育桶」專利,大幅降低珊瑚培育成本,成功培育中間軸孔珊瑚(薰衣草)、綠色桌形軸孔珊瑚及紅色細枝鹿角珊瑚(櫻花林)等多色彩珊瑚。
環境教育教案「珊瑚觀察家」製作完成,並開始辦理環境教育推廣。
- 2021-
辦理第2屆菊島海漾水下攝影比賽。
媒合有意願社區或在地業者長期投入珊瑚棲地復育之水環境調查及辦理棲地復育工作,以推動在地自主管理,擴大棲地復育量能與成效。
進行珊瑚復育相關資源盤點,設計相關課程並培訓專業人員,建立相關生態旅遊行前中英文版本環境教育守則影片。
- 2022-
KOL活動行銷暨水下記錄影片拍攝製作。
- 2023-
鎖港杭灣珊瑚復育區首次由珊瑚花藝師聯盟業者記錄到產卵桌形軸孔珊瑚影像。
三星、日月光、寶雅、緯穎等企業相繼投入珊瑚復育。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公開徵求在地社區、業者及有意願參與團體,共同投入珊瑚礁棲地復育工作。
- 2024-
前總統蔡英文女士蒞臨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體驗珊瑚復育植栽,並聽取本縣珊瑚復育成果解說。
首次在杭灣珊瑚海洋花園紀錄到海龜登岸產卵。
鎖港杭灣珊瑚復育區紀錄到中間軸孔珊瑚(薰衣草森林)產卵影像。
與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及寶雅國際企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太極意象」珊瑚生態礁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