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嶼的青年們 2025.03.09
青年創生-島嶼青年創生
尋回小島阿嬤們蒙面下的笑顏與山海知識:去海女神龍
專欄作者 | 林瑋臻

小島閒晃的漫遊者。 路上觀察學家,喜歡可愛的老屋、神秘的地標物與小島村落中的種種風景。 從地方創生社畜進化成返鄉青年,用插畫與文字記錄自己喜愛的生活,並在小島上努力嘗試各種有趣的事情。

「最初只是想去記錄那些在村落之中,總是蒙著臉的女性面容。」


在多數人的記憶中,澎湖的阿嬤總是蒙著臉,她們帶著寬大的帽子與面罩,看不清表情,僅僅只能從露出的一對眼睛中看見他們的笑顏。


若是你經常在小島上四處走動,一定能經常看見這些女性在海邊、在菜宅中工作的身影。這些女性們總是辛勤的付出,卻鮮少有人真正注意過她們的存在,想讓澎湖阿嬤們的故事被大眾看見,這份單純的心情催生出了紀錄澎湖婦女的山海知識圖鑑「去(Khu)海女神龍」,一群女孩以在地女性的視野,重新敘述在地的傳統技藝與文化故事,希望讓大眾看見你所不知道的澎湖樣貌。




由宜臻與莉棋兩人共同創辦,宜臻來自大島台灣、莉棋則從小在西嶼成長,相異的視角在看待澎湖這塊土地也激盪出各式各樣的火花,莉棋眼中習以為常的事物,在宜臻的眼裡卻充滿驚奇,同樣從事社區工作的兩人,在與社區長輩互動的過程中看見了土地真實生活樣貌中的韌性與美好,在互補與合作下催生出了記錄澎湖婦女生活與技能的知識圖鑑。


「去(Khu)海女神龍」刊物


以澎湖在的阿嬤智慧為主題,帶領讀者走入小島特有的潮間帶與菜宅等的一級產業,內容詳細澎湖婦女作為第一級產業的輔助者,如何在夏日炎炎日頭與冬日的大風中,所長出與環境共好的生存法則。



一張含有 戶外, 天空, 水, 地面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圖片來源:林瑋臻攝影)


「去(Khu)海女神龍」刊物不同於以往紀錄傳統技藝的文化書籍,從翻開書冊的瞬間便可以感受到團隊另類的敘述視角與考究的用心程度,刊物以插畫的形式繪製出了阿嬤們面罩下的笑容,並搭配了一句透露著濃厚澎湖腔調的「阿嬤語錄」,述說著這些女子們在海島上生活的種無整感受,直接的讓讀者感受到書中人物真實鮮明的形象,如同這些婦女們笑盈盈的親口述說出他們山海生活間的人生智慧。

在書頁的流轉中,可以看見這些女性的人生故事與生活重心,以及她們對於土地深刻的情感,一步步帶到她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模式,從這些包山包海的工作中,了解澎湖在地理、氣候、潮汐各種不同因素下誕生的生活技藝,看見這些逐漸消逝在生活中的故事再度的被記錄、被人們所知。



一張含有 戶外, 天空, 植物, 文字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圖片來源:去(Khu)海女神龍)



一張含有 人員, 戶外, 服裝, 石頭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圖片來源:林瑋臻攝影)


除了專注於田野的調查與刊物的出版,「去(Khu)海女神龍」團隊更致力於將這些蒐集來的故事與智慧編織成為屬於小島的地方知識學系統,帶領澎湖的孩子們重新走入潮間帶與菜宅,連結起他們與小島間曾經斷連的關係,讓逐漸被時代遺忘的日常生活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重新被大眾看見,也讓這些過往在歷史中從未被重視、被看見的女性身影得以重新現形,以女性溫柔、與自然共生共好的視角,重新看見地方的內涵與故事。



一張含有 戶外, 天空, 大自然, 水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圖片來源:林瑋臻攝影)


【小檔案】

FB粉絲專頁:https://reurl.cc/2E9n3a

IG粉絲專頁:https://reurl.cc/NyMWn5